资讯中心

响水特大爆炸事故4周年:固危废治理的困境及新解

2023年3月21日是江苏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发生的4周年。虽已过去4年,但事故留下的巨大伤痛仍历历在目。在事故中,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98635.07万元。2020年11月进行的一审公开宣判中,该公司涉及的22起刑事案件,7个被告单位和53名被告人被依法判处刑罚。这是迄今为止涉及环境犯罪被判刑期最长的一起案件,必将对今后污染环境违法行为产生巨大的震慑作用。

在事故4周年,我们应该反思什么,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本文从一个石化企业从业者的视角来谈谈。

启示一:

企业应把切实防范化解固危废处置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据该事故调查报告显示,经国务院调查组认定,此起事故是一起长期违法贮存危险废物,导致自燃进而引发爆炸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涉事企业在明知“硝化废料”具有燃烧、爆炸、毒性等危险特性的情况下,始终未向生态环境部门申报登记,甚至通过在“硝化废料”堆垛前摆放“硝化半成品”牌子、在硝化废料吨袋上贴“硝化粗品”标签的方式刻意隐瞒欺骗。

事件警醒行业及企业,应切实把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系统性的重大安全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

图片
启示二:

在固危废治理中,追溯废物的来源和去向是亟需解决的难点

固危废及副产品治理问题一直是中国环保和工业安全领域的一大难题。表现在:

一、我国固危废种类繁多,历史堆存量高达600-700亿吨,但危废处理行业整体供应短缺。据第一财经报道,我国危废处理行业的特点是“高门槛、高利润、严监管、大缺口”,总体看我国危险废物的处理量低于生产量,2017年我国危险废物生产量为6936.89万吨,综合利用率为87.4%。

二、由于追溯固危废的来源和去向是监管的难点和盲区,大量危险废物遭非法处置,合法处理率更低。固危废通常来自多个生产线或工艺流程,在处理中可能被转卖或转移给不同的处理方,这就需要做到对危废物流运输过程的实时化、透明化管控。

三、企业还需解决手工线下台账不规范、迎检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

图片
启示三:

以数字化技术来破局固危废及副产品治理难题

传统的人工监管方式难以满足精细化管理和监管要求。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行业治理固危废及副产品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国内某大型化工生产企业就在此领域做出了前瞻性和落地性的实践。

该企业秉持“没有绝对的废物,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的绿色发展理念,协同66云链共同搭建了全国首个“固危废及副产品管理平台”,实现对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和利用,及副产品运输业务发起、仓储发货、配送、客户签收全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切实助力企业固危废处理规范化和副产物价值利用最大化。

 

图片
实现固危废全生命周期监管:完整记录固危废及副产品从产生、贮存、转移、处罝、利用、次生到结束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全过程监管。

防止转移过程中非法倾倒: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危废运输车辆的GPS定位追踪,杜绝转移过程中的非法倾倒、私自改变接收单位等事件,确保废物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以数据赋能危废处理决策: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数据中心,实现对危废管理信息的全局掌握和深度挖掘,提高数据利用价值,为危废处理的决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固危废治理是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的关键领域。数字化技术正逐渐成为企业固危废治理的有力工具,为解决废物追溯等难点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相信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固危废及副产品的治理也将迎来智能化、绿色化的新时代。

END

公司动态

联系我们

400-806-2661

联系邮箱:kefu@66yunlian.com

关注我们

66云链订阅号
66云链视频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
66云链企业微信客服

©2017-2024 66Yunlian.com版权所有 ICP备案:浙ICP备2021027111号-1

联系我们

获取报价
联系我们

扫码联系我们的企业微信客服
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体验